椰风昨夜来入梦 (10)

By , 2004年2月20日 4:23 下午

发信人: qyjohn (Sweet Potato — 清扬婉兮,适我愿兮), 信区: Beauty
标  题: 椰风昨夜来入梦 (10)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Feb 20 16:23:31 2004), 转信

椰风昨夜来入梦 (10)

qyjohn@SMTH
(请勿转载)

那时节阿飞喜欢的事情很多,跳房子,踩地雷,剪子石头和布,甚至还有
橡皮筋。海南的白天很长,夏天的时候到了八点太阳还没有下山,没事的
时候阿飞和哥哥去摸鱼,领着家里的小猪们到地里去挖蚯蚓,抑或是和邻
家的小伙伴一起漫无目的的到处游荡,一直到天黑了才在父母亲焦急的呼
唤声中回家吃饭。这样的生活一直到阿飞四年级的时候才有所改变,倒不
是因为父亲的棍棒,而是因为一本书。

那本书的名字叫《侠客行》。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父亲从镇上的书摊那里拿回来的书。大开本,厚厚
的,看起来像是一本杂志,封面上还英姿勃发的画着两个拿着刀剑的青年
男女。这么厚的书阿飞并不是第一次见到,家里的架子上就有好几本,只
是封皮都不如这一本这般吸引人,因此阿飞也从来没有读过。正好那天没
有小朋友上门来玩,阿飞便搬了个椅子放在门口的芒果树下翻看书里的图
片,结果不知不觉的就到了掌灯时分,母亲过来叫阿飞吃晚饭的时候阿飞
说什么也不肯放下手中的书。《侠客行》也许不是金庸最精彩的作品,却
是阿飞读到的第一部武侠小说。这部小说的精彩之处,在于大粽子和金花
婆婆一干人上了碧螺岛之后便到了书的最后一页。阿飞当然知道镇上的书
摊那里有这本书的中集抑或是下集,然而封底上那个数字让阿飞一直都没
有能够向父亲开口恳求。书摊的老板虽然和气,然而却热情的让阿飞望而
生畏,阿飞翻开书刚看了两行他就笑眯眯的走过来问是不是想买,每每这
个时候阿飞只好夹着尾巴落荒而逃。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也有看武侠小说
的,然而向他们问起《侠客行》的时候都说是没有,只好怅怅然的作罢。
在此后的几年里,阿飞每每经过书店或者是书摊的时候都要在武侠小说那
里久久的注视封面上那一对充满活力的青年男女,然后怀着满心的委屈恋
恋不舍的离去。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门口开了一家出租小说的店面,阿
飞在墙角那里欣喜若狂的发现了那对仰慕已久的青年男女,立即以六毛钱
的代价将上中下三集悉数搬回宿舍。多年以后阿飞对任何形式的书籍都不
再发生兴趣,终日浪迹于各色无聊八卦网站抑或是在央视版《射雕》中打
发时光。偶尔阿飞也还能想起孩童时代这份近于可笑的狂热与执著,这个
时候便会觉得脸上有那么一点点僵硬,在莫名的失落与寂寞间心底有一个
声音轻轻地说:老了,你。

在苦苦追寻《侠客行》下半部分的同时阿飞又陆陆续续的看了另外一些书
籍。家里就架子上仅有的几本破书首先被阿飞扫荡一空,没了封皮的《说
岳全传》,《我的生活》,还有扉页上赫然写着“毒草”的《黑网录》。
阿飞唯一没碰的是一本被虫子蛀穿了好多个洞的古诗词选注,依稀记得是
上海古籍的版本,繁体,不过是横排,翻开第一页就是李白的“平林漠漠
烟如织”。这也许是阿飞家里最古老的一本书了,暗黄色的纸张看起来十
分脆弱,好像是微微一碰就要变成粉末似的,并且上面的字太难了,阿飞
认得的就没几个。后来父亲又从极为有限的收入里挤出一点钱买回了《八
仙东游记》,全套的《西游记》,还有《我的一家》等诸如此类的书,只
是不再买金庸抑或是梁羽生的作品。家里没有好玩的书了,阿飞便走家串
户到处借,譬如村上头张姓人家的《封神演义》,教导主任的《书剑恩仇
录》和《碧血剑》,还有邻村伙伴的《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
《白马啸西风》和《越女剑》。五年级的时候阿飞在一位同班同学家里发
现了大量的历史评书,从此便成为他们家里的常客。那时候阿飞刚刚学会
骑自行车,而那同学的村子离学校有好几里地,因为路不太好走的缘故,
阿飞好几次都连人带车栽到路边的稻田里。还好那时候农村里的孩子大都
象脏得泥猴子,即使是到了学校里也没有什么两样,因此浑身泥水的阿飞
也并不甚引人注目。农村里大人对当教师的通常都特别的敬重,阿飞因为
父亲是老师的缘故在村子里也倍受照顾,例如中午的时候经常被不认识的
大叔大嫂叫到家里去吃红薯稀饭,抑或是骑车经过某个房子的时候突然有
个婆婆拿着几块芋头出来一定要阿飞带回家去。那阵子阿飞几乎是每个星
期都要到那个同学家里去一趟,就这样把《杨家将》、《薛仁贵征东》、
《薛刚反唐》还有《水浒传》等等故事都连蹦带跳的看了一遍。不过阿飞
读书是属于不求甚解带不长记性型的,碰到不认得的字猜也不猜就蹦了过
去,碰到比较难理解的章节便直接翻页,因此当书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内
容也就忘了大半。过了一段时间便只记得书名,再过一段时间的时候干脆
连书名也不记得了,只有别人提起的时候的时候才依稀记得自己似乎曾经
读过,若要仔细考察书里的内容便全然云里雾里了。在读过的这么多书里
面,阿飞唯一能够清楚地记得的是《越女剑》的结尾:两千年来人们都知
道,“西子捧心”是人间最美丽的形象。

四年级的时候阿飞的三姑姑(也就是阿飞父亲的三姐)也调到父亲的学校
来当老师。三姑姑带来了好多带画儿的杂志,有童话,有漫画,还有电影
介绍。阿飞经常到三姑姑家里去看书,然而母亲并不十分喜欢,因为三姑
父是个木匠,并且专门做棺材。在三姑姑的宿舍旁边姑父用木板搭了一个
小棚子,里面堆满了各种大小的棺材。每过一些时日,便有一些脸色凝重
的人哭哭啼啼的找上门来找姑父买棺材。姑父卖了棺材之后便去买酒,喝
了酒之后通常会去找妓女鬼混,回来就跟姑姑在学校里大声吵架。为此学
校的两位校长特别的不高兴,曾一度设法要把姑父的棺材作坊迁走,然而
一直都没有获得成功。阿飞对于棺材倒是没有什么忌讳,只是去姑姑那里
的时候要小心母亲的脸色。后来姑父在阿飞家门口用竹子和木板在树上作
了一个凉台,夏天的时候小孩子们可以爬上去乘凉,阿飞就经常拿着书爬
上去看。有了这么个好处之后母亲也不再阻止阿飞到姑姑家去借书,然而
经过姑父的工棚和棺材房的时候还是要小小躲避一下。


(“`-”-/”).___..–””`-._                           云与清风常拥有,
`6_ 6  )   `-.  (      ).`-.__.`)                  冰雪知音世难求。
(_Y_.)’  ._   )  `._  `. “-..-                   击节纵歌相对笑,
_..`–‘_..-_/  /–‘_.’ ,’                          案上诗书杯中酒。
(il),-”  (li),’  ((!.-‘                              2000.12.3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eave a Reply

Panorama Theme by Themoc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