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作业(01)
第一个品茶作业,品的是陈老师上个周末赠送的一款生茶,名为“茶赋”,西双版纳荣升茶业2008年4 月出品。茶饼重200克,比我们常见的370克的大饼要小一号。包装整洁,清闻有轻微的烟草味。茶饼条索均整,布纹清晰,色泽介于暗黄与暗绿之间,无湿仓痕迹。
茶具:110 CC白瓷盖碗
用水:过滤自来水
水壶:随手泡
水温:95度左右
茶量:7 克
水量:80 CC左右
冲泡:10秒到15秒
在家里练习,夫人与爱女作为茶客。
冲泡过程:
用滚水将茶具冲洗两遍,趁热将茶叶投入白瓷盖碗,上下振荡数次进行醒茶。 往盖碗中注入滚水,静置几秒钟,将茶汤注入公道杯,又由公道杯分注入茶杯。
因为是第一次按照规矩进行练习的缘故,有点紧张,因此第一泡比较失败。在手忙脚乱中将茶汤注入公道杯,竟然没有注意到里面还有洗杯时留下的热水。这第一泡,就这么泡汤了。汗一个……
第二泡,入口舌面微有苦涩。第三泡,苦味更为明显,涩感则有所减弱。第四泡之后则不见苦涩,舌根处开始有回甘的感觉,一直到第七泡都很甘甜。第八泡由于水温偏低的原因,有点水了,不好喝。第九泡特意将冲泡时间延长了一点点,入口时略有滑爽,甘甜明显,并且有一种醇厚的感觉,可以说是这一次作业中最成功的一泡。第十与第十一泡感觉茶味偏淡,乏善可陈。
在整个冲泡过程中,茶汤颜色变化不大,为浅黄色,有些许细小悬浮物,可见出茶的功夫尚需加强。
冲泡完毕,将茶底倒入白瓷碗,观察一下茶底。茶底颜色清爽,以嫩芽为主,夹杂有少量碎叶。与栋雨云飞赠送的2009年帕沙野生茶树头春顶芽(就是我曾经用小罐子带给各位师兄品尝过的那款散茶)相比,嫩芽明显消瘦单薄,不知道是不是台地茶。
最后和上节课我们喝过的那款生茶做一个比较(忘了究竟是什么茶了,似乎是06年的,请各位师兄提醒一下,回头补上)。那一款生茶,尽管已经存放了3 年左右,但是入口极为苦涩,到了五六泡之后依然非常明显。这一款生茶,只有轻微的苦涩,并且从第四泡之后便没有明显的感觉。个人认为这款生茶如果在合适的条件下存放一段时间的话,应该是一款非常有潜力的茶。
敬请各位师兄指正。
[…] 我的品茶作业(1),品的是一款08年的生普,名为“茶赋”。因为是第一次依照茶道的程序来泡茶,不免有诸多不足之处。陈老师看过我的作业之后,提了一些改进意见,譬如说投茶量可以再小点,头两泡的温度可以再低点,关键在于醒茶等等。下午的时候,正好有点时间,便重新做一下这个作业。因为茶具、茶叶、茶汤的照片在上一个作业中已经贴过,这次就不再重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