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作业(03)
到古乐茗轩拜访姜先生,与陈老师一同品尝了一款八十年代早期的熟茶。这是一款散茶,条索匀称,无细小碎片,不知道是当年还是后来经过仔细挑选,想来是下了一番功夫的。茶叶呈黑褐色,很干净,清闻有轻微陈香,无霉味以及其他异味。
茶具:雪松紫泥调砂壶(150 毫升左右),白瓷茶杯,日本锡制梅花杯托
用水:农夫山泉
水壶:古乐茗轩私藏日本老铁壶(因为照片拍的不够好,就不贴了)
水温:95度左右
茶量:7 克左右
水量:120 CC左右
冲泡:20秒到25秒
陈老师亲自冲泡,茶客是我和姜先生。
冲泡过程:用滚水淋遍紫砂壶,趁热将茶叶倒入茶壶,盖上壶盖震荡数次进行醒茶。醒茶后注入热水,盖上壶盖,又用热水淋倒壶盖上面。等壶身和壶盖的上的水迹自然蒸发后将茶汤注入公道杯,再由公道杯分入茶杯。
第一泡,茶汤红黑色,无悬浮物以及其他杂质,陈香扑鼻。入口无苦涩感也无爽滑感,有一种醇厚的感觉,静坐一分钟左右感觉有轻微的回甘。
第二泡,茶汤颜色更浓,在公道杯内接近黑色,但是分入白瓷茶杯内依然是红黑色,陈香较第一泡稍弱。入口无苦涩感,有轻微的甜味,很温柔。
第三泡,茶汤红黑色,感觉比前面两泡更干净。清甜,但是并不强烈。舌面及喉咙有轻微的甘味,也不强烈。
我们一共喝了八泡,没有感觉到任何苦涩。茶汤自始至终都是红黑色,似乎没有变淡的趋势。茶汤永远是淡淡的甜,淡淡的甘,没有强烈的味觉冲击,而是一种柔柔的感觉。和我之前喝过的一款号称是88年的8853(这款茶后来经云飞大哥以及其他几位茶友认定其实没有那么老)相比较,在醇厚程度和味道的变化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我发现我这头三个品茶作业,品的都是普洱茶。更大的问题,是这三个作业,都没有第一次喝普洱茶(见88年的8853一文)时的日记写得好。也许真的是应了陈老师的话,就是我喝普洱茶的起点太高了。
接下来的作业,想品一品绿茶。这个周末杨师兄要给我带一些齐山的六安瓜片,期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