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作业(05)
我想我和这茶有缘。
那天陈老师送一位在武夷山制茶的朋友去机场。临分别时,那朋友从口袋里掏出香烟盒大小的一盒茶来送给陈老师。陈老师跟朋友告别之后,径直回到华藏图书馆,跟我们开玩笑地说:“若不是送他去机场,恐怕这茶也就得不到了。”我在那个时间通常是不去华藏的,但是临时要给杨师兄送一点小东西,结果就碰上了这茶。
这茶的名字叫老丛水仙,属于岩茶。打开来看,也就一泡的分量,多了没有。那茶叶乌黑油亮(可惜我没有拍下来,茶叶入壶之后才拍了张剩下的碎末),色泽滑润,长条薄片形略带卷曲,很干净。清闻有一种炒稻谷的味道,有点象韩国的大麦茶,但是香味比大麦茶更加浓郁。
张广师兄作为茶主,陈老师在旁边指点。我和刘师兄、杨师兄等作为茶客。
茶具:120 CC紫砂壶,白瓷茶杯
用水:矿泉水
水壶:随手泡
水温:95度上下
茶量:12 克
水量:100 CC左右
冲泡:10秒到25秒
冲泡过程:用滚水将茶具冲洗两遍,趁热投入茶叶,上下震荡数次进行醒茶。滚水冲泡,盖上壶盖之后又将滚水淋在壶盖上,扫去多余的水珠。等壶身壶盖上的水迹干透后出汤至公道杯,又由公道杯分入茶杯。
下面四张照片,分别是第一泡、第四泡、第八泡和第十二泡的茶汤。
第一泡:茶汤橙红,有浓郁的烘焙味道。就象是刚刚出炉的烤地瓜,正好把香味烤出来的,但是一点都没有烤焦。入口无苦涩,有火气,象是碳烤咖啡,但是又比咖啡温和。入口之后舌头两侧生津,有轻微回甘。
第二泡:茶汤橙红,烘焙的味道更加浓郁,夹带花香。入口略滑,甜味更加明显。入口之后满口都是烘烤的香味,类似于爆米花,但是很干净清爽,没有爆米花的油腻。第三泡与第二泡区别不大。
第四泡:茶汤橙黄,火气略弱,麦香明显,兰香若隐若现。入口略滑,有质感,清甜。舌面有回甘,上颚及两颊有生津。
第五泡:茶汤橙黄,火气更弱,麦香明显,兰香渐强。入口略滑,清甜。入口之后回甘明显,有生津。第六泡和第七泡都与第五泡类似,但是麦香与兰香都逐渐变弱。
第八泡:茶汤金黄,基本上没有火气,麦香与兰香都很弱。入口略滑,更加清甜,回甘与生津不明显。此后第九、第十和第十一泡的汤色与香味都越来越淡,但是甜味基本上没有变弱。
第十二泡:茶汤鹅黄,已经没有太多的香味了,但是清甜依旧。后来我们又泡了五六泡的样子,一直都很甜,很好喝。
再后来,我做茶主另开一席泡了一款熟普,又忘了拍那老丛水仙的茶底,甚是可惜。
另补:
陈老师说这茶算是上好的岩茶了,一年的产量不过十几斤到几十斤之间,非常难得。
水仙一类的茶“浮生若茶”比较熟悉,还刚托她在武夷山买了几斤,水仙适于陈藏,今年的茶品质好,但要到明年才好喝。我这里有20年前的岩茶,风味独特,极刮油。
今年最多也就再屯一吨半吨生普,不能再屯其他茶叶了。要适当照顾一下钱包的厚度。
我这个羡慕….
喝来和去还是岩茶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