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作业(80年代干仓老普)

By , 2009年12月22日 8:25 下午

前些日子在马连道茶缘茶城与杨师兄等人一起喝茶,蒙苏州兄弟茶厂朱大姐之错爱,品饮了一泡干仓存储的普洱老茶。这款茶据称是中茶昆明茶厂于1988年(实际年份有待考证)生产的茶砖,由纪晓明先生仓储于西安(传说之真实性有待考证)。与闷热潮湿的云南、广东、香港、台湾、科技仓相比,西安是一个相对寒冷干燥的仓储环境,普洱茶的转化过程比较缓慢,茶韵也与湿仓存储的普洱有些差别。马连道的某位茶商从纪先生的亲友那里获得这款茶,给朱大姐赠送了几泡作为茶样。那天我们正在喝一款年份不明的湿仓老普(疑为科技仓老普),正好朱大姐进来,说是不喜欢湿仓的味道,遂取出这茶样作个比较。当时拍了一些照片,又做了一些简单的茶录。现整理成茶记一篇,与各位茶友分享。

茶壶:顾婷制荷花图文旦紫砂壶一把(顾绍培题字“韵高致静”并落款“绍培 出”),160 CC
公道:玻璃公道杯,加滤网
茶杯:白瓷茶杯
用水:农夫山泉
水壶:随手泡
茶量:7 克左右
冲泡:杨师兄


茶样只有一泡的分量,大约10克左右。干茶颜色乌黑油亮,表内如一,质地坚硬无酥脆感。茶叶层间有明显的片状裂缝,估计是干仓失水的结果。茶样表面遍布白色的小点,具体成因待考。杨师兄先用滚水充分洗壶,然后将茶样掰成两三个小块置入壶中。用沸水浇淋壶身,然后拿起茶壶摇晃震荡片刻进行醒茶。醒茶之后清闻有陈香,无冷香,无明显仓味。又两度将沸水注入壶中,立即出汤至公道杯,又将茶汤浇淋壶身(洗茶)。洗茶的茶汤颜色橙黄,澄澈透亮,无悬浮杂质,有荷香及陈香,无异味。

第一泡:将沸水缓慢注入茶壶,盖上壶盖,又用沸水浇淋壶身,等待5 秒左右出汤至公道杯,又由公道杯分注至茶杯。茶汤颜色橙红,澄澈透亮,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油膜,无杂质。入口感觉清爽,无任何苦涩,有轻微的甜味,有清新荷香,略带药香。饮后20秒左右舌面有轻微的回甘。

第二泡:冲泡方法同上。茶汤颜色橙红,澄澈透亮,无杂质。入口感觉滑爽,无任何苦涩。荷香及药香转浓,甜味更加明显。舌面、舌底以及舌两侧回甘迅猛,喉咙部位生津不断。

第三泡:将冲泡时间延长至10秒。汤色橙红,入口滑爽,甘甜醇厚,无苦涩,回甘及生津迅猛,味觉感受强烈持久。清闻公道杯,荷香扑面并略带药香,无杂味。

第四泡:冲泡方法与品饮感觉与上一泡类似,茶汤颜色与第一泡无明显差别。开始有上头的感觉。

第五泡:与第四泡感觉类似。

第六泡:与第五泡感觉类似。清闻公道杯,又有些许枣香。

第七泡:茶汤颜色略浅,但是依然甘甜清冽。

第八泡:茶汤橙黄,澄澈透亮,甘甜醇厚丝毫不减,有醉意。

最后看一下叶底。茶叶乌黑,以碎叶为主,大小尺寸匀称,有相当分量的小细枝。茶叶表面油脂丰富,油光可鉴。(如下照片,分别是第一、三、五、七泡的茶汤。)


与之前喝过的湿仓老普相比较,个人感觉有一些细微的区别。在品相上,这一泡干仓老普显得干净利索,湿仓老普则有点面目模糊。醒茶之后清闻湿仓老普,霉味较 重,前几泡茶汤也都有这个问题,干仓老普则霉味不甚明显。湿仓老普有浓郁的槟榔香,茶韵复杂并略带杂质感,干仓老普则荷香扑面,茶韵醇厚且澄澈透亮。

又另:写这茶记时,看着当时的照片和草草写就的茶录,舌底竟不由自主地开始回甘生津,仿佛又喝了一遍这茶似的,甚是过瘾。

2 Responses to “品茶作业(80年代干仓老普)”

  1. 紫砂壶说道:

    好茶啊,口水ing……

  2. qyjohn说道:

    这篇作业,实在刚刚开始学茶的时候写的。现在回头再看,当时对茶的认识,实在是太浅薄了。今天再看这茶,凭着面目模糊的条索和处处皆是的金花,基本可以判定是科技仓了。

    当年写下的文字,就不再改了。留此存照,时时反思。

Leave a Reply

Panorama Theme by Themocra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