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蛤蜥

村父锄禾罢,荷担引犬归。
蛤蜥隐草径,间或探头窥。
伏地寻孔穴,燃烟对穴吹。
蛤蜥不堪扰,奔窜向芃葵。
折枝击其背,就势擒其尾。
拔茅结草索,缚足担上垂。
且行且寻觅,头面裹尘灰。
入室筋力疲,赴厨备晚炊。
取凳坐灶前,执刀又犹疑。
前日植槟榔,日高肚腹饥。
林下拾枯柴,垒石烹红茨。
乡吏来相责,言是污秋气。
罚银二百株,半月以为期。
倾囊不能足,日日催逼急。
人云蛤蜥补,富者最稀奇。
莫若市金银,略略补亏虚。
次日逢大集,佝偻蹲市门。
陈蜥旧竹箕,怯怯待人问。
倾而役卒至,威武执枪棍。
敛缩思避让,不期撞牌盾。
瑟瑟上公堂,衙官怒责嗔。
蛤蜥何贵器,愚民最堪恨。
于情应怜汝,于法不可徇。
授刑三年半,榜告圩镇闻。
颓然困牢笼,同舍问由起。
闻说渐色变,对面相呵叱。
汝意何歹毒,竟致捕蛤蜥。
三年嫌太短,十载不足惜。
悔恨齐攻心,泣涕相交织。
稍停问同舍,人善遭人欺?
“邻村有独夫,家贫不能娶。
见之心不忍,售之一童女。”
野有蔓草斋主人时寄雪梨
不知今日是何年
蛤蜥者,大壁虎,出岭南,通体斑斓,穴栖路畔,人称路蜥,以为大补。国朝新法以其稀有禁捕,愚民不知,常捕售于市,获刑而不服。